2023年9月,B保险公司客户张女士接到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张女士于8月通过微信办理了一款百万医疗保险,目前免费期即将结束,如继续持有,需要缴纳1万元左右的保费。张女士表示自己不需要此份保险,要求取消购买。随后,工作人员电话指导张女士进行“取消操作”,张女士按照工作人员所述的操作步骤进行人脸识别并上传身份证。
当日,B保险公司发现张女士线上办理了保单贷款,立即对张女士进行电话回访。回访中,张女士表示对办理保单贷款不知情。此时,张女士意识到工作人员指导的“取消操作”,实际为办理B保险公司的保单贷款。B保险公司客服人员与张女士充分沟通确认后,迅速为张女士终止保单贷款操作,保障了其资金安全。后续张女士及家人立即报警,警察表示B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和贷款终止非常及时,否则不法分子会继续实施诈骗,诱导张女士将贷款金额转到对方账户,导致资金损失。
风险提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和保单信息后,利用部分老年人对于保险业务办理程序、智能手机使用不太熟悉的情况,诱骗其进行所谓的“取消保单”“保单升级”“理财投资”等操作,待老年人按要求操作后,进一步诱骗进行转账,进而实现诈骗目的。
老年客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信息保密,特别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要做到妥善保管,审慎向陌生人提供。不明链接、不明APP,不点击不下载;不熟悉的业务,应联系官方渠道获取相关服务,不轻易接受陌生人提供的服务。面对高额利息、高收益等利益诱惑时保持冷静,不轻信、不贪心,坚持通过正规机构办理,时刻保持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