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简介】
近期,某保险公司向山西省保险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一起重疾险退保纠纷案件,在向投保人王某询问保单情况时,工作人员发现其对投保细节表达不清,保险公司也反映电话中“投保人王某”的声音、语气与真实投保人有差异,并非同一人。后经保险公司查询投保时的预留电话,最终与真实投保人王某取得联系,经过多次沟通,投保人王某同意到山西保调委进行现场调解。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了解到投保人王某对自己所购买的重疾险保障内容不甚了解,甚至存在很大误解,建议其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保单询问后,再决定是否退保。投保人王某随即与保险公司客服联系,了解所购保险的详细状况,并结合当前自身的经济、健康等实际状况,最终表示愿意继续持有该保单。
同时,投保人王某主动向调解员反映,自己之前与所谓“专业代理退保机构”签订“协议”,被要求支付全部保费的20%作为手续费,并把自己的一张手机卡给了对方,同时还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调解员当即建议王某向公安机关报警,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重要提示】
通过投诉反映问题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手段,但如果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则可能对行业经营造成不良影响,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此,山西省保险行业协会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
一要充分考虑自身保险需求,谨慎办理退保。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不同的人身保险产品其保障范围、缴费方式等有所差异。消费者退保后如想再次投保,由于投保年龄、健康状况等变化,可能会面临费率上涨、重新计算等待期、被拒保等风险。消费者应了解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保障功能、除外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谨慎衡量是否必要终止保险合同。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防止上当受骗。
二要注意保护个人重要信息。保单是重要的金融单据,包含重要个人信息,消费者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不要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非法使用,蒙受损失。如果受到不法侵害,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保护自身权益。
三要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消费者如果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或相关服务需求,可以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反映诉求;也可以通过拨打0351-4193246山西省保险行业协会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等方式合理维权。
【行业在行动】
2022年1月12日,山西银保监局联合山西省公安厅、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共同发布《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晋银保监发〔2022〕11号)。《通告》中强调:“当前部分社会组织或个人借‘代理退保退息’‘代理投诉’之名,捏造事实,违背诚信,突破法律底线,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正常金融经营秩序,已涉嫌违法甚至犯罪。对此,银行保险监管部门已将其纳入常态化扫黑除恶整治重点,将联合公安机关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并追究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法律责任”。目前,全国已有多起涉及“非法代理退保”案件被侦破,涉案当事人亦被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诈骗罪判处,锒铛入狱。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SAk-7VrngPHARGhKOTTEug










